问题分析与解决系列工具
一、问题的定义
问题是由于某些导致不能达到目的或者实现目标的认识障碍,是指期待的现状没有被解决或者事态出现意外;问题是标准(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二、问题的种类
三、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原则
1. 解决问题工作思路
Ø 先有数: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差距较大的数就是有问题的事;
Ø 后有事:不是事有问题,而是做事的人有问题;
Ø 在找人:一个人的问题,必然是一类人的问题。要通过案例剖析来解决一类人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Ø 教育人:用造成损失的数来教育做错事的人,把不良“数”变成科教育人的数,才会有震撼。
2. 解决问题的原则
Ø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Ø 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Ø 没有落实有效整改措施不放过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问题解决及方法、工具
1. 结构性分析,包括:逻辑树、鱼骨图、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80/20法则
a) 逻辑树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较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或者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树枝”,如此类推,找出问题的所有相关联项目。
逻辑树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b)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c)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d) 80/20法则
80/20法则,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的基础上。这个原理是由十九世纪末期与二十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2. 创新工具:六顶思考帽、KJ法、BS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
a) KJ
这一方法是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用一定的方式来整理思路、抓住思想实质、找出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方法。KJ法不同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强调一切用数据说话,而KJ法则主要用事实说话,靠“灵感”发现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KJ法用途
Ø 用于认识事实
Ø 用于形成构思
Ø 用于改善现状
Ø 用于彻底更新
Ø 用于筹划组织工作
Ø 用于彻底贯彻方针
b) BS头脑风暴法
出自“头脑风暴”一词。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
c) 思维导图
心智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创始人是东尼巴赞。它是一种将发散思维具体化结构化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 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Ø 左脑思维体现:层级图;
Ø 右脑思维体现:主题关键词语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